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
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上,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知识产权进入人们视野。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正当有力的制约手段;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国家安全无小事,知识产权保护事关国家安全,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我们义不容辞。
赋能大国重器自主创新bt365娱乐线_365bet提款条件_365游戏注册
破解“卡脖子”问题,实现大国重器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系统正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保护,加强对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协同。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了“1025专项”专利导航专项行动,围绕7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320余件高价值专利布局提供按需审查,规避风险点数十项,助力央企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成长为现代产业链“链主”。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行动,形成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报告11份,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决策参考。
专利审查部门对创新主体“倾囊相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积极梳理本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白名单,为企业提供优质审查服务。针对半导体芯片、高端光刻机、芯片超精密抛光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展分析研究,助力技术攻关。实施“院士支持计划”,为北京大学、中科院等院士团队提供高质量专利服务。开展涉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专利申请监控、分析、审查和服务,排查新冠防控相关专利申请5806件,对104件重点申请进行应用前景分析,对相关技术和药物进行专利分布与竞争态势分析,为国内创新主体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信息支持。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助力中铁装备集团开展盾构机核心技术攻关,为企业技术研发等提供信息支撑。截至目前,中铁装备集团生产的上千台盾构机已应用于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授权专利1000余件。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审查、工作组审查、巡回审查,鼓励各审查部梳理相应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探索高效审查模式,引导创新主体加快破解知识产权难题,构筑竞争新优势。
加强海外纠纷应对指导
11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要求力争到2025年,横向互联、纵向互通、央地协同、合作共享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基本建立,便捷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形成,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更加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网络更为完善,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着增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明显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
近年来,企业“出海”遇到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时有发生。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 “走出去”,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建设。目前,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地方分中心数量达到22个,累计指导案例400多个,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多国家的知识产权实用信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0年度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报告》《2020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纠纷调查报告》,以及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等第一批重点国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国别指南。同时,优化国家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智南针”网,提供189个国家(地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国际条约1339部,170余个国家(地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资源,240余例知识产权典型案例,40多个国家(地区)知识产权实务指引,累计访问量5100余万次;依托“智南针”平台,建立美国“337调查”信息发布机制和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纠纷跟踪机制,针对21起美国“337调查”案件向71家中国企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供应对策略建议。(记者 杨柳)